走进康巴什
和生活在这里的很多人一样,每天穿梭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看日升日落,听花开花谢,四季变化、时光轮回。“走进康巴什”将客观性、全景式地展示康巴什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人们的自下而上状态,聆听这座城市的故事。
康巴什旅游区共设游客服务中心3处,分别位于双驹广场东侧、康巴什美食广场一楼(与康巴什旅行社共用)、乌兰木伦景观湖广场东侧。游客服务中心以白色蒙古包造型向游客展示着内蒙古独有的民族建筑特色,以提供旅游咨询、景区讲解、票务、免费物品租赁等服务,向游客展示着康巴什旅游区热情好客的待客文化。

每一位进入康巴什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工作的讲解员都通过最严格的训练,标准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素养,得当的仪容仪表,大方的谈吐举止、语言流畅、语调优美,可以这样形容一名讲解员:他们未必在每个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但是他们会融汇贯通、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而且有非常高的传播知识技巧,把康巴什旅游区的旅游文化精华中缺乏活泼的地方,用现代化的文学形式和高水平的文字功底,烹饪成为人人都能品尝而回甘的美味。
在我写这篇推送的前两天,游客服务中心发生了这样一件温暖的事:一位7岁的男孩丢失,家长在第一时间找到了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立即通知全公司所有同事帮助寻找丢失的孩子,并协助家长报警,在经历一番惊心动魄40分钟之后,找到丢失的孩子。
康巴什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真的是一个特别暖心的地方,为什么这样形容它?这里除了提供旅游咨询投诉服务、为游客代购国内机票预定酒店等服务,还放置了轮椅、单架、雨具、医药箱等物品,为正在旅途中的你提供便捷。
位于乌兰木伦景观湖广场的游客服务中心,如果你近期去过的话,一定会眼前一亮,各式的民族文物及手工艺品是对蒙古族文化的无声讲解。
先说这件鄂尔多斯民俗婚礼鼻烟壶,这是鄂尔多斯民俗婚礼鼻烟壶精品全套12件中的其中一件。
鄂尔多斯民俗婚礼鼻烟壶精品全套12件,于2015年6月5日被评为世界最大的精致鼻烟壶,它是由鄂尔多斯蒙古鼻烟壶传承协会法人代表胡?其达拉图先生与2010年历经艰辛、历时6年,精心制作而成。
这件鼻烟壶体型庞大、重量惊人,高56厘米,宽42厘米,厚22厘米,重达75公斤,主体材质是昂贵的透明水晶石,鼻烟壶颈部是纯银镶八宝景泰蓝精致而成,鼻烟壶的盖子是一块硕大的南红玛瑙石。
最精美的地方是鼻烟壶的内壁,内壁之画是内蒙古著名画家若西亲笔所画12想礼俗过程彩绘,构图精美、色彩斑斓,神情毕肖,壶的背面内壁石油蒙古书法家题写的《十二生肖歌》相应属相的蒙古书法。壶的外侧是十二生肖浮雕图。
敬鼻烟壶之礼,是盛行在鄂尔多斯草原上蒙古民族中的一种古老的传统礼节,它同汉族人的握手、西方人的拥抱一样,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礼俗。宾客临门,主人家男女老少必先取出各自随身携带的鼻烟壶,由年长的开始,依次递给客人。客人接过主人的鼻烟壶后,也将自己随身携带的鼻烟壶递到主人手里。宾主相互打开对方的鼻烟壶盖,将里边的鼻烟取出少许,轻轻地闻一闻,然后把鼻烟壶物归原主。经过交换鼻烟壶,即使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双方也会感到亲切温暖,无拘无束地交谈起来。
然后我们还会看到一个精美的蒙古族头戴。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衣冠之国”的美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衣冠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在头饰上十分讲究,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妇女使用的头饰不一样,她们喜欢用红珊瑚、玛瑙、绿松石来作装饰。蒙古族妇女缠发髻的习俗可以追溯到蒙古汗国和元代,而在簪钗的银板上镶嵌红珊瑚也是蒙古族古老的工艺。
鄂尔多斯是蒙古族古老的部族之一,服饰文化积淀深厚,头饰被誉为极品,有“头饰之冠”的美称。银链、银铃、錾花贴片相缀,耗银较多,与成排成串的红珊瑚镶嵌,造型华美,工艺精湛,体积和重量都超过其它部落,是鄂尔多斯姑娘出嫁时最华丽的装饰。鄂尔多斯妇女戴上这样贵重的饰物,特别的显眼。按照当地习俗,姑娘出嫁,无论贫富都要戴头饰,通常在民间要准备一副好的头饰,从头饰的重量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贫富。无论昂贵还是廉价,头饰都是女子出嫁时必备的饰物。
另外展柜里还有几件银器让人喜欢,蒙古刀、蒙古银壶、银碗器具等,这些银器造型美观、淳厚、工艺精湛,是蒙古族独特的民族工艺品。器物上装饰有古雅的图案,有云纹、犄纹、龙凤、卷草、八宝、盘肠以及各种几何形图案,形成极丰富的各种银器具。在器物上常用的镶嵌工艺有錾雕工艺,这是金属工艺主要的加工手段。
在展柜的对面,有一张大桌,展现一张牛皮如何通过工匠之手变成一只皮包、一只皮带、一双皮鞋......
制作人是我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对旅游行业有独特见解的非旅游业专业人士,他说很多时候他就是一名康巴什旅游文化的讲解者。是的,在康巴什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不从事旅游行业,但是他们也同样是康巴什旅游的传播者。
蒙古人世代以牛马羊的皮毛用传统古法鞣制成革,因鞣剂使用植物中提取汁液,所以成革无毒可与皮肤直接接触,因为牛皮厚实、密度高、韧性强、遇水易塑形,所以应用最为广泛,蒙古族先祖在游牧和征战中用其制作鞋服、马具等。

格外喜欢这件牛皮封面封底,内有便签的牛皮便签本,本子写完可以再换,牛皮时间越久越发明亮,实在是办公人事的必备品。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康巴什旅游区,我是大家本次的讲解员.....”
这是康巴什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每一位讲解员的开场白。
康巴什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不仅代表了康巴什人民一直传承着的淳朴、尊重、礼让和唯不争的高尚品质,更代表了康巴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形象。
康巴什旅游区也一直在努力着,成为你人生风景中一抹鲜艳的镜头
走进康巴什 走进康巴什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
让我们一道传承历史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
文:高峰 图片:于宝玉
原文转自:穿越康巴什遇见你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